5月31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積極推動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工作情況。我省形成了一攬子推動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重大舉措,從流域系統性和生態整體性出發,堅持“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銜接好已建、在建、新建重大水利和生態保護治理工程,確保到2025年黃河流域國考斷面穩定達到三類及以上水質。
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的殷殷囑托,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蒞臨我省考察調研,對保護黃河流域生態提出了重大要求。當前,我省在前期形成《工程方案》的基礎上,印發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奮力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行動方案》,并著力推動各項重大舉措實施落地。
把工程治理作為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關鍵之舉,謀劃了十大工程280余項子工程,目前,已先期開工118個項目。在水資源方面,依托水網工程建設,結合水源涵養和中水回用,保障河道生態基流;在水環境方面,深化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系統治理;在水生態方面,實施河道、岸線生態修復治理,打造生態廊道。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程、城鎮市政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牽引性工程正在加緊推進。
注重治管并重,實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日預警、周研判、月通報機制,針對超標斷面及時響應,精準應對。堅持“查、測、溯、治、管”思路,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動建立“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體”全鏈條監管體系。重點針對汛期污染強度高的突出問題,要求各地汛前實施管道清淤,雨期發揮進水調節池調蓄作用,加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確保生活污水“應收盡收”。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限期整改突出問題,鞏固治理成效。強化生態流量保障,科學優化水資源調配,保障汾河入黃口生態流量。
守好發展基準線,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引領倒逼作用,按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要求,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兩高”項目分類處置,嚴禁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臨岸一定范圍內新建“兩高一資”項目及相關產業園區,推動高耗水、高污染企業遷入合規園區,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重大產業項目布局發展。(程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