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十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邁上新臺階

發布時間:2022-09-22 09:32 來源:山西日報

9月21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七場發布會,也是省工信廳專場新聞發布會。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工業和信息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秉h的十八大以來,山西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持之以恒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全省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工業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全省工業體系逐步完善,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更加完整、產業質效全面提升,一批優勢企業發展壯大,為山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顯著貢獻。一是工業體系更加多元完備。2021年山西規上工業涉及行業大類40個,行業中類157個、小類369個,逐步形成以煤炭、電力、焦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為主體的支柱性產業,高端裝備、新材料、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元發展的工業體系。二是工業經濟實現快速增長。2021年,全省工業增加值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從2012年的633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0159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5%,年均增長5.7%,工業穩盤托底作用發揮明顯。三是市場主體量質持續提升。2021年全省凈增規上工業企業1384戶,規上工業企業由2012年的3905戶增加到6834戶,年均增加325戶。企業利潤不斷增加,全省規上企業實現利潤從2012年的807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2950億元。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工信領域持續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兩個方面并行發展,努力構筑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全面提升行業先進產能占比,推動鋼鐵、有色、焦化等9個傳統優勢產業對標“兩線”“雙控”實施改造提升,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75%,煉鋼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47%,焦化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64.5%,傳統優勢產業生存力發展力不斷增強。二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有效謀劃新興產業合理布局,推動11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標“雙水平”提標改造。新材料、高端裝備、數字產業、節能環保、現代物流等產業營收穩定在千億以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合成生物、現代醫藥與大健康、現代煤化工、電子信息等百億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潛力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逐漸壯大成勢。2016—2021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快于規上工業3.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三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數據、信創、半導體等高成長性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數字基礎設施能力持續提升。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達到1948億元,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

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高質量發展根基更加穩固。一是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推行產業鏈“鏈長制”“鏈主制”,首批遴選了10條產業鏈,確定了20戶鏈主企業、76戶鏈核企業、441戶鏈上企業,全面推動重點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10條重點產業鏈營收總額突破3300億元,初步實現集群成鏈發展,有效增強了山西工業經濟應對沖擊、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積極構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大技術、標準、政策的支持力度,創新平臺建設持續加快,全省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44戶,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持續增加,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實現全覆蓋,新一代半導體、手撕鋼、高端碳纖維、合成生物、高鐵輪軸等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突破,一大批重大標志性創新成果引領山西產業發展不斷攀上新的高度。三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穩步推進。有序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能耗“雙控”專項行動,加快工業領域結構、技術、管理節能。推動大宗工業固廢清潔循環利用,實施廢鋼鐵、廢塑料等再生資源行業的規范管理,朔州、晉城、長治三大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持續提質升級。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積極融入國家產業發展布局,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激發市場活力和企業創造力。一是全面開放創新帶來新活力。強化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成功舉辦三屆晉陽湖·數字經濟發展峰會、全國采礦行業“5G+工業互聯網”現場推進會等重大活動,主動融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承接先進制造業梯度轉移,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集聚力量。二是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穩步實施。統籌做好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采和清潔高效深度利用,有序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清潔能源組合不斷優化,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34.3%。三是政策服務組合拳引領新發展。聚力打造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工程,綜合運用“省級技改資金+3毛錢電價+政銀企合作”政策組合拳,全力推動龍頭企業和標桿項目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體制改革成效顯著,戰略性新興企業用電成本顯著降低。建立入企服務常態化推進機制,為企業解決了一批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占祥表示,全省工信系統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圍繞工業穩盤托底,做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篇大文章,同步推進產業轉型、數字轉型“兩個轉型”,持續聚焦“六新”突破,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聚力開創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劉瑞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